身为职场白骨精,苏瑾的表现向来都是落落大方。可熟悉她的人都知道,硬朗的苏瑾有一处“软肋”,那就是“过分畏高”。明明横跨人行天桥就可以达到目的地,可因为恐高,苏瑾宁肯提前半小时出门,绕路30分钟也绝不走“捷径”。因为恐高的心理因素作祟,苏瑾形容:每次站在人行天桥上都有一种眩晕感,觉得双腿不听使唤,哪还有力气迈开腿走过去?苏瑾求助心理医生,诊断结果显示她患有临床性恐高症。
“恐高”是九成人都曾有过的现象,恐高是因为实际高处具有危险性所产生的畏惧心理。为保证自己的安全,患者会给自己设置“舒适圈”,下意识回避一切高空活动。 恐高症成因与多个因素有关 恐高症与生物因素、遗传因素以及社会心理因素都存在一定联系。 其一、站在高处,景象幅度缩小,人体的视觉平衡系统被打破,无法产生准确定位,继而就会有身体失衡之感,从而诱发出恐高症; 其二、遗传因素,父母其中一方有恐高因子,那么子女很容易继承这一特质,除了生物学遗传之外,与患者自幼接受的教育也有密切关系; 其三、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患者在高处有不愉快的经历,就容易形成“高处很可怕”的恐惧心理。
歌手黎明就曾患有恐高症。在一次综艺节目中,黎明按照导演组要求坐跳楼机,他顿时吓得面青唇白。不明真相的观众还以为是节目效果需要,但事后黎明坦言自己患有恐高症,节目中的恐惧纯粹是真实情感流露,当时只感觉身体在动,但是意识早就不存在了。 患者难以自控出现异常恐惧心态 恐高症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心理障碍,即便是高处绝对安全,但超出了患者的“心理极限值”,他们就会表现出过分紧张、害怕,甚至连带会出现眩晕、恶心、晕厥等生理反应。恐高症除了给患者日常生活出行造成不便之外,因为患者在高处所产生的眩晕感易导致身体失衡,酿造出意外事故。
心理治疗是根治恐高症的主要手段 恐高症的治疗主要依靠心理治疗,意在对患者进行认知纠正。治疗过程中,可采用暴露疗法来解除或减轻患者的恐惧感,根据患者恐高场景进行排列,从最弱的部分入手要求患者亲自去体验,每一次站在高处的体验时间最好超过30分钟。 在这个过程中,要加强患者的心理暗示,让患者逐渐适应直到他们的紧张感完全消失为止。恐高症治疗也需要日常训练加以巩固,患者可多参加户外运动。因为运动保持视觉、内耳以及肌肉的正常功能,保持人体较好的平衡力,这些都有利于恐高症的治疗。 专家介绍:陈晓刚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副主任医师 昭德心理原创,禁止转载 lv包包图片大全及价格 https://www.huada001.com/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