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时代2 在南昌工作的张伟,最近每看到一条北方人庆祝初雪的朋友圈,就要在心里默念一句“我恨”。 不为别的,只为窗外呼啸的南昌妖风。 他想质问苍天,“南昌你既然敢降温,那你有本事下雪啊!别光刮风!” 然后他就听见了哐当一声巨响,街对面的招牌被大风吹落。 那一刻,张伟回想起了大学期间,目睹自己的17只袜子跟着大风私奔的场景。 它们飘飞远去的身影,和抢包逃窜的小偷有的一拼。 via @南昌美少女 受够大风天的华北小伙张伟,想要选择一个台风刮不到的南方城市上大学,听说南方风少。 不幸的是,他选择了南昌。 谁能料到呢,如果说华北的大风天,是能吹跑假发的程度。 那南昌的大风天,感觉能把你头皮屑都冲干净。 图源水印 东南内陆地区,从来没有哪个城市像南昌这样“无法无天”。 明明地理书上都说了,南方丘陵地区,受地形影响,少风!少风! 南昌:“明白了,这就开最大风”。 受地形影响,南昌这座城市被庐山山脉和都昌的山脉的两面包夹。 大家都知道,鼓满的气球放气时,气流会特别急。 地理上,南昌就处在一个气球口。 这导致别的城市或许是某个季节风大,而南昌,春秋冬天都刮大风。 你问南昌的夏天怎么样?当地人只会冷冷一笑: “呵,夏天都快热死的时候,它偏偏不刮风了。” 但凡你在这三个季节去一趟南昌,就知道“南昌妖风”的title所言非虚。 这世上最能与南昌人共情的不是别人,而是唐僧。 因为只有他知道,被一阵风突然卷走到底是什么滋味。 《西游记》好歹比较克制,九九八十一难,每一难最多卷走唐僧一次。 而南昌人民的日常生活,却是每天出门都开始心惊胆战,不知道今天是哪只妖精跑来作怪。 你永远不知道今天遇上的是巡逻的小旋风,还是八十一只妖怪的集体群殴。 只有遭遇狂风时的慌张反应与唐僧相似: “是、是南昌妖风!快、快去请你大师兄悟空!” 其他城市的风,或许会被称为狂风、大风、暴风。 唯有南昌,独领妖风之名。 张铁林演的《聊斋先生》里有只小狐狸精,说妖怪与人最大的区别是来无影去无踪,因此“鬼狐是男人外遇的最佳选择”。 南昌妖风也是如此,来无影去无踪。 只不过它不可能是外遇的最佳选择了,只可能是把你丢去外太空的最佳选择。 这张只是表情包,不是南昌 南昌妖风的最大特色,就是来的莫名其妙。 这是因为包夹南昌的两座山脉,把南下的风搞懵圈了,风向不定、难以预料。 甭管今天的天气是艳阳高照还是乌云密布,南昌妖风随时在此等候为你服务。 学生时代我去南昌参加考试,考完后坐在街边小公园的圆墩上等家长。 手里买了俩烤肠慢慢吃,旁边的圆墩坐了个吃薯片的小孩子,我拿烤肠馋他,他拿薯片馋我。 明明前一秒还是后羿看了想射日的大太阳,下一秒,却突然妖风四起。 如果把开始刮风的这个过程比作车辆起步,那南昌妖风就是F1赛车直接弹射起飞。 我眼见着旁边小弟手里的薯片,迅速消失在了大风里。 他低头一眼又抬头看向了我,眼里透露出些许不可置信。 此刻,这场零食战的胜败已经分出。 至少我的烤肠还在手里,尽管我此时的姿态不太优雅,就像这样↓↓↓ 最离谱的事莫过于,在我俩仓皇逃离那个小公园时,背后传来了一声沉重的巨响—— 圆墩同志,牺牲了! 全天下的大风,都擅长于巧取豪夺,南昌妖风也不例外。 它可能会一夜之间夺走小树林的所有树叶,正如加班与熬夜夺走你的所有头发。 via @百草青年 到了午夜十二点,你都能听见这些“光头树”的emo发言,它们说“身为一棵长在南昌的落叶树木,我很抱歉”。 via @百香果子 热衷于不期而至的南昌妖风,夺走的东西物品总要清奇一些,譬如小弟的薯片、张伟的所有袜子…… 赶上妖风的心情不好,今天连漱口水都不想给你。 via @小马跳河 最是人间留不住,南昌妖风想跑路。 人们只能在比惨的过程中获得些许安慰,丢了袜子的笑丢了内衣的,丢了内衣的笑丢了床单的。 还能有比丢床单更惨的吗?当然有,一位南昌朋友就曾向我分享他们大学的校园传说: 梅雨季节结束后的难得晴天里,某男生宿舍决定大扫除,把一大堆衣服搬出来晒。 没办法,下了一个月的雨后,你会恨不得把自己也挂晾衣杆上晒晒。 妖风是如何作案的,我们不得而知。 总之,那天下午的思修课结束后,全员的衣柜空了一半。 风婆婆:拿来吧你 大多数城市的风,都是对策性的,东南沿海人民提前备战台风,北方朋友到了爱刮大风的冬天春天就关好门窗。 又或者提前看一眼天气预报,就能看到明天是不是大风天,想好要不要收衣服。 而南昌的朋友,则随时随地要做好冲回家、从妖风手里争夺家产的准备。 在这,做发型是最不划算的开支。 via @毛利小五娘 反正不管你什么发型,最后都是超级赛亚人的下场。 南昌妖风到来时,“这位更是重量级”不是恭维,而是一句真诚的祝福。 毕竟在被卷跑的风险面前,一切都不重要了。 孤立无援的你会完全忘掉自己是个社恐,想要向所有朝你奔来的人伸出求助的手。 遗憾的是,对方却只会匆匆掠过。 via @进贤发布 但随即你就会发现,人家也不是故意的。 他不是不想帮你,而是忙着展示一个完美的后滚翻。 在南昌大风的加持下,所有人的身体素质似乎都提升了一个档次。 头发花白的遛弯大爷,出门前可能只是想去拌粉摊慢悠悠地吃碗粉。 可南昌妖风决定送他一程,花甲老人被迫健步如飞了起来, 他已有二十多年来不曾感受到这速度,不禁“热泪盈眶”。 via @晓慧 而大门朝外开的家庭,则免费获得了一次力量训练的机会。 不知道南昌的老师或领导,能不能接受“风太大,打不开门”的请假理由。 via 星视频 不过刮风的南昌或许会成为抖腿星人的天堂,走在路上,相当于开启了自动抖腿仪。 唯一缺点是,这样有亿点点冷。 via @阿巴 整条裤管里灌进的风,目测装上个小型发电机后就能给手机充电。 @都市现场曾报道一则纠纷,南昌一男子把车停在工地边上,结果回来后发现车面洒上了星星点点的白漆。 是工地里粉刷墙面的漆,被吹到了这。 施工方对此的回应“你要找就找风去”, 态度并不好,隔其他地方的社会新闻里一定会招来痛骂。 结果这则新闻下,高赞回答是南昌人卑微的发言: “那什么,确实是风的问题。” 我问在南昌读过大学的朋友,推不推荐外地人去南昌念大学。 她说推荐,肯定要推荐。 因为南昌妖风能为你平淡的大学生活贴砖加瓦,获得与众不同的独家体验。 别家大学军训时的最大难题,是太阳晒、温度高,而她军训那年的最大难题,是全体站军姿站不稳、走踏步走不直。 小卖部最畅销的产品不是冰水,而是发卡。 第一天的训练场上,学生的帽子满天飞。 她至今记得,第一次遭遇南昌妖风的晚上,外地学生异常兴奋。 via @都市现场 宿舍楼里到处是没见过世面的惊叹声,宿舍楼下,电动车的报警声也此起彼伏。 她觉得自己仿佛到了花果山,四面八方传来猴叫。 via @JYU E 只有一小部分人,隐隐察觉到不对劲。 两年前,山西省中北大学的学生,发现自己的母校一夜之间建成了世界一流大学。 而当大风在南昌刮起,由于南昌好歹是个江南城市,依山傍水、气候湿润,刮风时难免会飘雨。 许多初来乍到的外地学子,无知地想要打伞。 只是出门不过十分钟,他们就会在破碎的伞架里看到南昌妖风传递的信息: “还想撑伞?我看你多少是对我有点不敬。” via 小陈有点精神 在南昌妖风的统治区域,打伞的朋友恐怕是想免费坐飞机。 尽管南昌作为江西的省会,同样保持着小透明的优良传统,在“大风城市”的讨论中难有提名。 但六亲不认的它却能给无数经历者留下深刻烙印—— “南昌妖风,你不讲武德!” 下一次,如果你在南昌街头偶遇一个朝你飞奔而来的塑料椅。 别怀疑,请拔腿就跑。 因为那是妖风到来前吹响的最后号角。 via @Gpeiwzon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