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11月进出口数据点评:如何理解出口的超预期与强韧性?

2021-12-12| 发布者: 九州星商务网|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报告摘要:中国11月出口(美元计)同比增22%,两年复合同比增速21%,较上月抬升2个百分点创出年内新高,再超市场......
草民电影网在线看最热影视 https://www.caomintv.cc

  报告摘要:

  中国11月出口(美元计)同比增22%,两年复合同比增速21%,较上月抬升2 个百分点创出年内新高,再超市场预期。后疫情时代,中国出口的“超预期”似乎成了一种新的常态,而这种中国出口景气的新常态,我们认为与当前全球发达经济体的供给瓶颈问题其实密切相关,在全球供给瓶颈问题没有得到明显解决之前,市场不应低估中国出口的韧性。

  我们认为11 月中国出口的韧性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方面,来自于中国完备的工业产业链在后疫情时代全球复苏阶段,对海外发达及新兴经济体持续性的生产替代。另一方面来自于疫情反复背景下,疫情相关消费品的间歇式支撑。最后,来自于供给瓶颈之下,价格因素升高为出口带来的支撑。无论是量的因素还是价的因素,在全球供给瓶颈的大背景之下,二者均难以出现断崖式下降,反而量价因素之间的此消彼长,进一步巩固了出口的韧性。

  2021 年中国强出口与美国的高通胀,或非因果,却有同源,便是全球的供给瓶颈问题,而全球供给瓶颈问题的成因也正是中国出口的韧性所在。

  2021 年疫情反复持续困扰海外经济体,在全球工业产业链中承担重要的原材料供应或者加工制造环节的众多新兴经济体GDP 增速呈现出前高后低渐次回落的增长特点,部分新兴经济体GDP 两年复合同比增速甚至被冲至负数区间。这部分新兴经济体的生产不足和供给缺失,加剧了全球供需的失衡,也为中国的出口提供了一定的支撑。而对发达经济体而言,财政补贴,货币超发还有疫情反复多因素交织导致劳动参与率进入了一个低位的新常态,这也导致发达经济体自身的产业链中出现了裂痕。

  而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发达经济体自身产业链中断裂处的商品生产则需要通过大量进口解决。反观中国,2021 年在自身独特的“动态清零式”

  防疫体系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护航之下,工业生产保持旺盛,配合本身具有较为完备的工业产业链,故在全球的工业体系的上下游之中,承担了大量的生产替代角色,而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支撑了中国出口的韧性。

  进口方面,中国11 月进口同比增长31.7%,预期增长18.2%,10 月增长20.6%,对2019 年同期两年复合同比增长17.4%,较前值上升4.9 个百分点。11 月大宗商品进口增速较上月均有提升,其中,由于国内煤炭保供持续推进,煤炭进口数量较去年同期翻倍,同比高达200%,而进口金额同比770%,两年复合同比增速分别为31%与93%,较上月分别提升27 和50 个百分点,对进口的贡献显著。

  风险提示:海外疫情超预期,限产政策超预期。

(文章来源:东北证券)

文章来源:东北证券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九州星商务网 X3.2  © 2015-2020 九州星商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