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教育加速提升 产业日益兴旺

2021-12-21| 发布者: 九州星商务网|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双十中学翔安校区高中部项目圆满竣工。▲众多大项目在翔安落地生根。▲火龙果产业在翔安发展得红红火火。▲......
好医生 https://www.baidu.com/link?url=ZKp_PaaouyI8etF9nMe8I022NyPZycQNJtDkvXb4MOiyhWCLZT3YwxpFV16dbDAl1sg4W7utzxS-C67ogegf-_&wd=&eqid=d898a3c4000015bf00000006618a0861

  双十中学翔安校区高中部项目圆满竣工。

  ▲众多大项目在翔安落地生根。

  ▲火龙果产业在翔安发展得红红火火。

  ▲教育腾飞,产业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才选择到翔安安家置业。

  12月19日上午,庆祝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四十周年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暨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翔安校区高中部项目竣工活动举行。市、区领导,项目参建单位及双十中学代表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性时刻。

  一座座现代化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宽敞大道四通八达,一个个重点项目火热建设,见证着翔安高质量发展的步伐。今年是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四十周年,也是翔安区建区18周年。18年来,翔安的GDP翻了31.5倍,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翻了将近60倍,翔安已从当初的“风头水尾”蜕变成厦门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的两个“增长极”。

  文/记者戴舒静

  通讯员林瑞声叶晓菲赵奇

  图/朱毅力

  最新进展

  8个项目集中开竣工双十中学项目备受关注

  19日,全市集中开竣工的项目共有40个,而翔安就占了8个。

  其中,备受市民关注的是厦门双十中学翔安校区高中部。该项目位于翔安区肖厝南路以东、翔安大道以北,办学规模60班,总用地面积约7489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3786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教学楼、实验楼、科艺楼、图书馆、食堂、学生和单身教师宿舍、地下室及室外配套工程等。

  “厦门双十中学翔安校区高中部今天圆满竣工,全面开启我校跨岛式发展的新篇章。”双十中学党委书记、校长欧阳玲说,翔安校区高中项目是市委市政府统筹推进跨岛发展的一个缩影,是双十中学积极落实“名校跨岛”战略的重要举措。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的建成将进一步优化我市教育资源的配置,促进我市教育优质均衡,推动我市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带动翔安教育事业走入快车道。

  教育腾飞

  5所市属名校落户 “教育洼地”变“新高地”

  从18年前较为落后的“教育洼地”,到如今名校陆续落地的厦门东部教育“新高地”,翔安区用实际行动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翔安的人民群众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用教育软实力助推新区跨越发展。

  据了解,翔安承担了全市三分之一的“补短扩容”项目。截至目前,75个补短扩容项目已建成34个,13个项目获省、市级优秀建筑创作和优质工程奖项,连续两年开竣工完成情况在市对区考核中排名全市第一。

  此外,从2017年以来,翔安区共投入10.23亿元用于幼儿园建设,创建了28所各级示范园(其中4所省级示范园,10所市级示范园,14所区级示范园),合计增加12240个普惠性学位,各项学前教育指标均超国家、省、市标准。示范率从2016年的3.2%增长到目前的52.97%,全区幼儿在普惠园的就读率达98.1%,在公办园的就读率达53.2%,均位于全市前列。

  翔安教育除了“做增量”,还铆足干劲“提质量”。翔安区十分注重统筹城乡一体均衡发展,五年来,全区共有61所中小学通过“省级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评估,占比从3.6%增长到76.25%。此外,翔安区还实行扁平化管理,23所农村完小升格为区直属学校,城乡、学校之间差距进一步缩小。

  “栽下梧桐树,引来凤凰栖”。厦门实小、双十中学等5所市属名校落户翔安,与厦门大学、福建教育学院分别共建翔安附属学校,与福建幼高专、泉州幼高专等专业院校开展深度合作办学,“学在翔安”的品质正得到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才选择来翔安安家置业。

  产业兴旺

  122个大项目落地 GDP增速连续三年全市第一

  发展教育是为了留住人才,致力产业发展则是为了吸引更多人才。18年的实践表明,产业发展是奠定翔安高质量发展的坚固基石,也是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四十周年的一个缩影。

  2005年8月4日,厦门火炬高新区(翔安)产业区通用厂房开工,拉开了翔安区开始以发展低污染、低能耗、高附加值的轻工、电子、汽车等产业为主的产业升级。

  18年过去了,从南至北、从西往东,这片热土上大开发、大建设的火热场景随处可见,122个省市重点重大项目正在快速推进:今年,天马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项目的电子厂房仅用210天就完成了结构封顶,这是全球最大的单体电子厂房;中航锂电厦门项目在翔安加速扩产,二期厂房投产后,将成为厦门规模最大的锂电池生产企业;全省唯一的海洋高新产业园即将落地翔安,翔安传统海洋产业正在迎来转型变革……这些大项目的落地,直接推进翔安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连续三年居全市第一,市对区绩效评估实现“三连冠”,入围全国“双百强”区,成为厦门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的两个“增长极”。

  从整体基础薄弱的“风头水尾”变为发展势头强劲的“龙头凤尾”,翔安朝着“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区”大踏步迈进。

  发展方向

  建设“5+6+N”体系

  打造高端制造业新基地

  如今的翔安,正依托厦门科学城、厦门海洋高新产业园、同翔高新城、东部体育会展新城、翔安航空新城五大产业发展平台,围绕强链补链延链,不断增强电子信息、临空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海洋高新、生物医药与健康、文旅会展6条主导产业链群,增强数字经济、高端机械装备制造、海洋高新产业、计算机与通信设备制造等若干潜力产业,向着构建“5+6+N”现代产业发展体系而进发。

  未来,翔安将以跨岛发展“主阵地、主战场、主力军”的自觉担当,创新开展“看招商、看工地,比进步、比贡献”活动,全力服务保障市级“四座新城”建设,着力打造闽西南高端制造业新基地,努力建设创新、繁荣、生态、活力、幸福“五个翔安”,让“业翔”成为翔安的鲜明特色,让“民安”成为翔安的厚重底色。

  十八载波澜壮阔,十八载传承筑梦。今天的民生项目、产业项目就是明天的财富、未来的希望,翔安乘着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年的东风,将更加奋力飞翔。

  记者手记

  翔安的腾飞轨迹

  与特区的步调紧紧相连

  记者在翔安驻点多年,深深感受到了这个新区的巨大变化。其腾飞轨迹与厦门经济特区的发展步调紧紧相连。历届翔安区委区政府,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披荆斩棘、砥砺前行,合力绘就了一幅沧海变桑田、旧貌换新颜的壮美画卷,让翔安的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发展变化,让翔安人民腰包更鼓、生活更美了,充分享受到新区发展带来的福祉。

  未来的翔安更加值得期待。乘着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四十周年的东风,这个新区还会发生什么样的蝶变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文章来源:厦门晚报)

文章来源:厦门晚报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九州星商务网 X3.2  © 2015-2020 九州星商务网版权所有